在接受《南華早報SCMP》的專訪時,Protostar Education的創始人陳如宏(Antony Chen)分享了他對香港行政長官發表的2024施政報告中有關教育和中小企業(SME)支持措施的看法。陳如宏的觀點基於他多年來創辦線上教育機構的經驗,以及他與香港中小企社區的緊密聯繫。
隨著香港出生率下降,小學和中學學生人數逐漸減少,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吸引更多的移民學生,包括通過人才計畫來港的專業人士子女以及直接來香港留學的國際學生。陳如宏認為,這些舉措是正確的方向,但若要最大化其成效,仍需進一步優化。
根據他多年來説明新來港學生的經驗,陳如宏指出,新來港學生的原有校園生活與他們即將面臨的香港新生活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特別是在語言準備方面。政府已推出專門針對新來港學生的資金,旨在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香港的學校生活。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許多校長或行政人員並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
“雖然資金已經存在,且目的是支援這些學生,但校長們缺乏對於如何有效使用這些資金的認知,成了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障礙,”陳如宏解釋道。“學校需要更多的指導和支援,才能充分利用這些資金,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所需的幫助。”陳如宏建議,政府應當不僅僅是提供資金,還應積極推廣這些資金的認知度,並提供明確的使用指南。他提議通過組織校長的培訓或資訊會,説明他們瞭解如何最大化地使用這些資源。此外,陳如宏提議,政府應促進學校與專業服務提供者,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合作,特別是那些專注於教育服務的企業。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政府可以更好地促進學校和專業服務提供者之間的資源匹配。專注于語言適應和學生支援的中小企業,能夠在幫助新來港學生順利過渡到本地教育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陳如宏補充道。“這些合作不僅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還可以通過促進中小企業服務需求來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此外,他強調,資金的更好利用也將進一步彰顯香港作為國際都市的優勢,使其更具吸引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及其家庭落戶香港,並為他們的子女提供堅實的教育支援。
在談到2024年施政報告中更廣泛的經濟措施時,陳如宏對政府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表示歡迎,特別是通過BUD(品牌、升級及國內銷售)基金等計畫。然而,他指出,儘管這些資金對於促進創新、增長和競爭力至關重要,但申請和審批過程仍然存在繁瑣的問題。
“政府提供的財政支援無疑對中小企業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企業從經濟挑戰中復蘇的時期,”陳如宏說。“像BUD和EMF基金這樣的計畫旨在説明企業擴展規模並開拓新市場,但繁雜的官僚程式往往會令較小型企業望而卻步。”
他建議,政府應優先簡化這些程式,使資金更易於中小企業獲得。這可以通過簡化申請流程、減少文書工作並縮短審批時間來實現。他認為,資金的快速獲取將使企業能夠更及時地抓住市場機遇。
“中小企業往往缺乏足夠的行政資源來處理複雜的申請流程,因此讓這些資金更易獲得將極大地推動企業發展,”陳如宏強調。“一個高效的資金分配流程不僅對中小企業有利,還將促進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鼓勵更多的企業創新和擴張。”
陳如宏還建議,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實地的支援,例如指導或諮詢服務,説明中小企業更好地申請和利用政府資金。這將確保企業不僅獲得資金,還能有效地運用資金實現切實的增長。
香港的高人工成本已是既定事實,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低薪資既不現實,也不具備可行性,因為這將對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然而,陳如宏認為,即便在這一背景下,政府仍有辦法幫助中小企業減輕面臨的財務負擔。
“雖然工資水準較高,降低工資並不是可行的選項,但政府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支援企業,”陳如宏解釋道。“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補貼,或承擔一部分強積金(MPF)、勞工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費用,從而有效地減少中小企業的財務壓力。”
他進一步指出,降低用人成本的財務負擔將直接提升香港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利潤微薄的行業。“當中小企業在招聘和留住人才方面擁有更大的靈活性時,他們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創新,並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陳如宏表示。“這反過來會使香港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商業目的地,最終對城市的經濟帶來裨益。”
通過針對這些附加成本,而非直接降低薪資水準,陳如宏相信,政府能夠在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的同時,支持中小企業的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在接受《南華早報》的採訪中,陳如宏對當前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整體看法,他對政府的前瞻性舉措表示讚賞,但同時也呼籲採取更具可操作性和易獲得的改進措施。從改善學校資金的利用,到優化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援,再到應對高昂的用人成本,陳如宏的建議突顯了需要一些切實的、以商業為導向的改革,以符合政府更廣泛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隨著我們攜手不斷努力,這些改進措施將有助於香港不僅保持其全球城市的競爭力,還能確保企業和學生都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支持,使其茁壯成長,”陳如宏總結道。
點擊觀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