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帶回「不及格」的商務信作業
第一次看到孩子的英文商務信作業時,我愣住了——寫給玩具公司的建議信裡,日期歪歪扭扭擠在角落,開頭是隨性的「Hi!」,三個建議全塞在一段,結尾赫然寫著「Bye!」。老師評語:「缺乏正式商務溝通的基本要素。」
作為非英語專業的家長,我一度束手無策,直到接觸到一位資深外教的「階段性引導法」。三個月後,孩子不僅格式規範,甚至能寫出被社區圖書館採納的正式建議信。分享這段經歷中的關鍵方法,或許對其他家長有幫助。
階段一:用「穿衣法則」攻克格式難題
問題根源:孩子不理解「為什麼商務信要寫地址、用複雜格式?」
外教的遊戲化解法:
1. 對比實驗:
外教讓孩子分別給「好朋友」和「學校校長」寫同一件事,對比用詞和格式差異。
孩子頓悟:「原來商務信就像穿西裝,隨便穿T恤會顯得不尊重!」
2. 填空挑戰:
外教提供漏缺關鍵要素的信件模板(如缺失日期、簽名),讓孩子「補全漏洞」。
家庭實踐小貼士:
✅ 和孩子玩「格式偵探」:列印一封真實商務信(如蘋果公司官網的公開信),用螢光筆標出「信頭-稱呼-正文-結尾」四部分。
階段二:用「三問清單」拯救雜亂內容
典型問題:孩子寫給餐廳的建議信像日記:「I like pizza but yours is too small...」
外教的邏輯框架:
每封信必須回答三個核心問題:
1. 我是誰?(身份+關聯性)
❌ 原句:"I am a student."
✅ 優化:"As a weekly customer of your restaurant since 2022..."
2. 我的核心訴求?(分點陳述)
❌ 原句:"The pizza is too small."
✅ 優化:"Firstly, increasing the pizza size to 12 inches would better satisfy adult appetites."
3. 對方為何要在意?(共贏理由)
❌ 原句:"I will be happier."
✅ 優化:"This change could increase family orders by 30%, based on my survey of 20 classmates."
家庭實踐小貼士:
✅ 日常提問訓練:在孩子提出任何請求時(如買新書包),要求他用「三問框架」組織語言。
階段三:用「角色卡牌」練就專業語氣
痛點:
孩子寫「請願信」時語氣像在吵架:"You must fix the playground!"
外教的場景化訓練:
1. 角色扮演:
抽籤決定身份(如「校長」「客服經理」「環保局官員」),用不同語氣寫同一訴求。
2. 詞彙升級表:
孩子原句 VS 外教優化版
"I want..." → "I would appreciate..."
"Tell me..." → "Could you kindly clarify..."
"This is bad."→ "We’ve identified an opportunity for improvement..."
家庭實踐小貼士:
✅ 製作「語氣溫度計」:把信件列印出來,用紅/藍筆標出「隨意」和「專業」用詞,直觀感受差異。
我們的改變與收穫:
1. 從抗拒到主動: 孩子現在寫商務信前會自問:「收信人是誰?TA最關心什麼?」
2. 跨學科應用:這套方法遷移到了中文申請書、辯論稿寫作中。
3. 意外驚喜:給社區圖書館寫的建議信獲得官方回信:「感謝專業的提案,我們已採購您推薦的繪本。」
我們當時選擇的課程注重「真實場景演練」,外教會根據孩子初測水平定制任務(如「寫一封說服校長增加社團經費的信」)。如果你也在尋找能針對弱點設計練習、引導孩子舉一反三的英文寫作課程,不妨參考我們家親身驗證過的學習方法博星教育 | 全真人北美外籍14年以上註冊英文教師 。或許下一次,換你的孩子驕傲地展示一封「專業級」商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