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以獲得適用於閣下所在位置的內容和線上課程選項。

孩子讀英文故事像在聽廣播劇?少了「畫面感」?解鎖「敘事觀點」,讓他腦中自帶電影!🎬

摘要:孩子讀英文故事時腦中缺乏「畫面感」?可能是忽略了「敘事觀點」!透過引導孩子理解不同敘事觀點,如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全知及有限,讓他們在腦中形成生動「電影畫面」,更深入感受故事情境。

我家的小朋友在讀英文故事時,好像只是情節懂了,但總覺得少了點「畫面感」,無法真正融入故事的情境,讀完一個故事,問他主角當時的心情,他往往只能說出一個很表面的答案,好像腦中沒有浮現出相應的畫面。


問題一:為什麼孩子讀英文故事,好像腦中沒有「畫面」?

我覺得很多時候,孩子在閱讀英文故事時,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去思考故事是「誰」在講述,以及這個「講述者」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在呈現故事。這就像我們在聽廣播劇,如果沒有視覺的輔助,就比較難身臨其境,感受故事的氛圍。


問題二:「敘事觀點 (Narrative Point of View)」到底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腦中的「電影」?

簡單來說,「敘事觀點」就是故事的「說書人」是誰,以及他/她是以什麼樣的「眼睛」在看這個故事。不同的敘事觀點,就像不同的攝影鏡頭,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畫面」和感受:


● 第一人稱 (First Person): 故事由角色「我 (I)」親自講述。我們就像戴上了主角的眼鏡,直接看到、聽到、感受到他/她的一切。例如,當我們讀到 "My hands trembled as I opened the door," 我們彷彿也能感受到主角的緊張。

● 第三人稱全知 (Third Person Omniscient): 敘述者像一個無所不在的導演,可以隨意切換鏡頭,看到所有角色的內心世界和發生的所有事情。例如,"Lily smiled, thinking of the surprise. Meanwhile, John nervously checked his watch," 我們同時看到了兩個角色的不同狀態。

● 第三人稱有限 (Third Person Limited): 敘述者就像一個跟隨著特定角色的攝影機,只呈現這個角色所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例如,如果故事只從 Lily 的角度敘述,我們就只會知道她的想法和感受,而不知道 John 在緊張什麼。


不同的敘事觀點,會在我們腦中形成不同的「電影畫面」。第一人稱帶來強烈的代入感,第三人稱全知提供更廣闊的視角,而第三人稱有限則讓我們更聚焦於特定角色的體驗。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敘事觀點的差異,就好像看電影時鏡頭一直晃動,無法形成清晰連貫的「畫面」。


問題三:孩子在理解英文故事的敘事觀點上,可能遇到哪些「盲點」?我們該如何引導?

我覺得孩子在學習英文時,可能比較少被引導去主動分析故事的敘事觀點。學校教的往往更注重情節理解和單字記憶,而忽略了這種更深層次的文本分析。此外,不同文化的故事,敘事習慣也可能有所不同,這也可能造成孩子理解上的「盲點」。


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在讀英文故事時,也能在腦中「看見」畫面呢?


打造孩子腦中的「電影院」:引導他們成為「敘事導演」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在閱讀英文故事時,多問自己一些關於「誰在看?」和「怎麼看?」的問題,讓他們像一個「敘事導演」一樣,去分析和理解故事的呈現方式:


1.  「誰」是故事的「攝影師」? (Who is the "camera" in this story?) 引導孩子找出故事中的 "I" (第一人稱) 或者判斷敘述者是不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 (第三人稱)。


2.  這個「攝影師」能看到「多少」? (How much can this "camera" see?) 問孩子,敘述者是不是只知道一個角色的想法 (第三人稱有限),還是知道所有人的想法 (第三人稱全知)?


3.  這個「攝影師」的「鏡頭」有什麼「特色」? (What is the "style" of this "camera"?) 引導孩子從敘述者的用詞和語氣中,判斷其對故事人物和事件的情感傾向。例如,敘述者用比較負面的詞語描述一個角色,可能暗示了故事的走向。


4.  如果換一個「攝影師」,故事的「電影」會變成什麼樣子? (How would the "movie" change with a different "camera"?) 鼓勵孩子想像如果故事從另一個角色的角度敘述,情節和情感會如何不同。


透過這些引導,孩子就能逐漸培養出分析敘事觀點的能力,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文字,而是能主動思考故事的呈現方式,並在腦中形成更生動、更具體的「電影畫面」,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情感和意義。


我最近聽其他家長分享,博星教育Protostar 的線上英文課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用心。他們會引導孩子分析不同故事的敘事觀點,幫助孩子理解作者是如何透過不同的「鏡頭」來呈現故事,以及這對我們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故事主題有什麼影響。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上了 博星教育Protostar 的課程後,讀英文故事不再只是「聽」過去,而是能在腦中「看見」畫面,更能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也更喜歡閱讀英文了!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在閱讀英文故事時,能擁有更豐富的「畫面感」,不妨可以去了解一下博星教育Protostar (博星教育 | 全真人北美外籍14年以上註冊英文教師) 的課程。或許,他們能幫助你的孩子解鎖英文閱讀的「敘事觀點」密碼,讓他們在閱讀英文故事時,如同觀看一場精彩的電影,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字的魅力!